加息一年,美联储亏了1143亿美元
xpshowcn
发表于 2024-1-23 11:17:07
2687
0
0
从1916年开始,美联储每年都会盈利,并且会将这些盈利收入上缴到美国财政部;从1946年开始,这些上缴收入从占美国GDP不足0.1%,一度升至2015年的3.4%,可以说美联储的盈利占美国财政部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截止2022年,美联储在最近十年里已经向美国财政部上缴了近万亿美元收入。
但在2023年,美联储首次录得年度运营亏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而且一下就亏了1143亿美元,高于此前任意一年的盈利绝对值。
直接导致美联储亏损的原因,就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加息的周期太快。
从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将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一路升至5.25%-5.5%,连带着银行准备金利率、隔夜贷款利率也跟着上涨,这让美联储需要支出的利息大幅增加。
这是导致美联储亏损的主要原因。
5%利率,是一笔庞大的支出。与此同时,美联储的利息收入也没能跟上涨幅,因为其资产如美国债的利率是固定的,且期限较长、无法随着市场利率调整。
目前美联储的生息资产收益率约为2.3%,根本难以覆盖近5%的负债成本。
那么美联储的往年利润来自哪里呢?
其实美联储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利息差,一头是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生息资产,另一头则是银行准备金存款、商业银行隔夜存款等需要付息的负债。
在过去一年的美联储加息过程中,美联储从2022年9月开始就连续录得月度亏损,不过市场也早在预料之内,美联储在2022年7月就提前给出报告,讨论了“因提高利率以对抗通胀,而可能遭受重大运营损失的可能性”,并强调美联储的使命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抗通胀和保就业。
过去一年时间里,美联储首度亏损,美国政府也面临赤字停摆,这看起来似乎是美国衰落的征兆,但从实际的数据表现来看,这又恰恰是美国经济强劲的另一个征兆。
正如美联储自己所说,美联储的使命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抗通胀和保就业。
一方面是美联储亏损,另一方面是美政府面临赤字停摆,但在美国民间,经济却表现异常强劲。
财富,要么流向这里,要么流向那里,美国的经济在这一轮周期内,依然抵抗了衰落,按照美财长耶伦的说法,美国经济已经软着陆。
美国经济去年表现好,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美国工人的罢工。
美国的劳动纠纷往往是顺应周期的,和我们逆周期不同,美国工人在经济表现不好的时候,会主动配合企业度过难关,在这个期间,美国工人不会索要涨薪,甚至会主动配合企业降薪,但在经济表现好的时候,美国工人就会通过罢工来增强自己的权益。
而在2023年,美国就发生了多起行业罢工事件,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经济的韧性。
例如去年9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约14.6万名会员与汽车三巨头的劳资合同将在当地时间14日午夜到期,这是罢工的起因。
该工会通过罢工向美国汽车三巨头施压,其最初诉求包括取消分级工限制,四年之内涨薪40%,目前美国汽车工人时薪在18-32美元。
每周工作32小时,带薪40小时,恢复发放通胀津贴,提供固定福利养老金、重建退休医疗福利、提高退休待遇、停止雇用临时工等等。
尽管这些条件并全部得到同意,但反过来,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汽车工会答应了分级工资制,降低新员工起薪,还同意取消通胀津贴、养老金、就业保障等体系,哪怕是之后的数年,涨薪要求都极低。
而现在,随着美国经济的恢复,汽车工会也开始提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经过谈判,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得到的合同条款包括:取消两级工资制,新员工收入会在三年内追平老员工,在未来四年半内加薪25%,且跟随通胀自动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会员的退休工资将提高。
以福特汽车为例,在计入通胀后,流水线工人最高工资将从32美元每小时上涨至42美元每小时,上涨33%,到2028年合同期结束时,底特律汽车三巨头的多数工会工人年薪不包括加班费,将达到惊人的8.5万美元。
8.5万美元的年收入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年的收入可以买两辆奥迪A4轿车。
除了汽车业,美国去年编剧行业、物流行业、演员行业都发生过罢工,仅在去年夏天,美国就有超过25万雇员罢工。
罢工毫无疑问,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薪资收入,是为了和资方创造谈判的条件和空间,是为了争取劳方更大的利益。
但罢工一定不太可能发生在经济不好,尤其是衰退的时候。
看起来熙熙攘攘很乱,但其实这可能就是美国经济的韧性,有议价空间能力。
对应到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事情上学到一些经验,或者说教训。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