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能否稳中向好
善平
发表于 2024-1-14 11:00:45
1179
0
0
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赛厄斯·科尔曼称,全球经济继续面临低增长和高通胀的双重挑战,预计2024年增长将温和放缓。通胀率已从去年的峰值回落,预计到2025年大多数经济体的通胀率将回到中央银行的目标水平。长期来看,政府债务将大幅增加,政府需加大力度重建财政空间,同时促进增长。
他同时强调,尽管前景更加黯淡,但经合组织预计,“几乎所有国家都能避免陷入经济衰退”。
美加经济增长趋缓
经合组织报告指出,由于货币和金融环境收紧,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温和上升,预计到2024年中期,美国和加拿大内需增长将放缓。随着通胀持续下降,预计这两个国家将于2024年下半年放松货币政策,这将助推2025年内需增长。预计2024年两国实际GDP增速将放缓,其中,美国从2023年的2.4%降至1.5%,加拿大从2023年的1.2%降至0.8%,2025年将分别回升至1.7%和1.9% 。
摩根大通则认为,尽管美国经济2023年成功摆脱了经济衰退,但2024年衰退风险仍然很高。疫情后有利因素消退、货币不利因素加剧,以及财政抵消措施减少,都会助推经济增长保持在趋势以下,预计未来一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为0.7%。
高盛分析,美国已渡过抗击通胀最艰难的部分,2024年底核心通胀率应回落至2% -2.5%。“随着更令人生畏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通胀回到目标水准的条件已经具备,货币和财政紧缩带来的最严重打击亦已过去。我们认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历史平均概率只有15%。”
欧洲经济复苏压力山大
经合组织认为,受能源价格冲击和乌克兰战争更为严重的打击,以及高利率,引发生活成本危机,欧洲家庭和企业成本飙升,损害了德国等地的工厂,预计短期内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将继续疲软。
然而,随着通胀减弱、货币政策放松,以及实际收入恢复,欧洲的增长将逐步改善。2024年,欧元区GDP预计将从2023年的0.6%升至0.9%,2025年将再升至1.5%。在英国,由于家庭可支配收入承受更大的财政压力,预计GDP增长将受到抑制,但2024年仍可望从2023年的0.5%上升到0.7%,2025年进一步升至1.2%。
俄乌战争后欧洲消费者价格飙升,欧元区利率上调。欧洲劳动力市场紧张将使许多国家通胀持续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欧洲前景是软着陆,通胀可望逐渐下降,但“通膨持续性的不确定性很大,过早放松政策的代价是巨大的。
高盛预测,英国央行将在2024年8月首次降息,以平衡强劲的潜在价格压力和疲弱的经济。降息速度将快于此前预期,预计在第一次降息25个基点之后,每次政策会议都会类似降息。同时,高盛强调了降息前景的“重大不确定性”,亦即如果潜在通胀缓解慢于预期,英国央行的基准利率有30%的可能性需要在2024年全年维持在5.25%这一水准。
亚洲经济体增长前景不一
经合组织报告认为,2024至2025年,亚洲发达经济体在的增长前景会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政策立场。
其一,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随着净出口的积极贡献减弱,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开始收紧,预计2023年经济增长将增至1.7%,2024年和2025年分别放缓至1%和1.2%。由于2024至2025年通胀率持久稳定在2%,预计工资增长也将逐步走强。
其二,受出口需求疲软和货币政策收紧拖累,预计2023年韩国实际GDP增长将触底至1.4%。随着全球半导体需求回升和政策利率下调,2024年和2025年,韩国实际GDP增长率将分别回升至2.3%和2.1%。
其三,相对而言,印度没有受到2022年能源价格飙升和过去两年发达经济体货币环境收紧的影响。预计2023至2024财年实际GDP增长6.3%,2024至2025财年为6.1%。服务出口激增和公共投资将继续推动印度经济增长。通胀也将逐步下降,从而支撑购买力。到2025至2026财年,厄尔尼诺气候模式的结束和近期政策改革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将助推印度经济增长回升至6.5%。
其四,印尼GDP增长将保持活跃,随着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善、信心支持消费者支出,2023年预计为4.9%,2024年和2025年为5.2%。此外,印尼货币政策紧缩压低了通胀,预计2024年和2025年的通胀率为2.4%。
其五,中国的GDP增长预计将在2023年反弹至5.2%,但2024年和2025年将放缓至4.7%和4.2%。中国的消费增长仍然低迷,房地产行业的活动继续减弱,但货币政策的放松和额外的基础设施投资有助支撑内求,预计CPI将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准,2024年和2025年都将低于2%。
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容忽视
OECD报告认为,2024年,全球经济面临一系列下行风险:首先,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成为不确定性关键来源。哈以冲突爆发之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如果冲突进一步加剧和扩大,将带来更大风险,可能减缓增长并推高通胀。
第二,全球贸易回升预期可能无法实现。贸易增长强度长期下降系由结构性因素驱动,预计2024和2025年温和周期性上升可能弱于预期。发达经济体投资复苏弱于预期,或者货币环境收紧进一步增加贸易信贷成本,导致贸易增长放缓。与此同时,结构性力量亦可能加剧,对长期贸易增长构成风险。
毫无疑问,贸易保护主义扭曲资源配置,损害消费者利益,不利于商品、服务、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12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在国际经济学会第20届大会上警告,疫情、战争和中美日益紧张的关系改变了全球经济关系格局。去年全球各国共施加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几乎是2019年的三倍。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二次冷战”的边缘。如果世界经济分裂成以美欧、中俄两大阵营,全球GDP可能将损失2.5%至7%。
第三,货币政策收紧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全面影响仍不确定。过去一年,多数经济体的总体通胀迅速回落,但总的说来仍与目标有一定距离,而且能源价格下跌带来的积极基数效应正在消退。核心通胀一直很棘手。与新冠疫情前的标准相比,服务通胀仍处于高位。高通胀持续,或者能源和食品价格再次飙升,可能会影响企业和家庭的通胀预期,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准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个关键不确定领域是发达经济体新冠疫情以来积累的过剩储蓄一旦释放,可能为经济意外增长提供空间,这将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但也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将面临更大上行压力,抗通胀速度将低于预期。在通胀持续下降之前,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仍需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
(文:张介岭)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