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展现了韧性,但其运行仍步履蹒跚,且各国分化日益扩大
长安不良帅
发表于 2024-1-13 10:28:55
256
0
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展现了韧性,但其运行仍步履蹒跚,且各国分化日益扩大
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已经增大,但增长预测值处于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全球经济持续从新冠疫情、俄乌冲突和生活成本危机等冲击中复苏。回过头看,全球经济展现出了明显的韧性。冲突扰乱了能源和粮食市场,并且,为了应对处于数十年来高位水平的通胀,各国前所未有地收紧了货币政策——尽管如此,经济活动虽已放缓但并未停滞。不过,经济增长仍然缓慢且不均衡,分化趋势日益扩大。
全球经济蹒跚向前,缺乏动力。
根据我们的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今年的3%和2024年的2.9%,2024年预测值相比7月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这仍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总体通胀继续放缓,按同比计算,预计将从2022年的9.2%下降至今年的5.9%和2024年的4.8%。核心通胀(不包括粮食和能源价格)预计也将下降,不过速度慢于总体通胀,2024年将达到4.5%。多数国家的通胀在2025年之前不太可能回到目标水平。
因此,各项预测值越来越符合经济“软着陆”情景,也即在不出现经济活动大幅下滑的情况下降低通胀。这在美国尤为明显,目前我们预计其失业率增幅比较温和,将从3.6%上升到2025年的3.9%。
但全球经济正出现重要的分化,一些地区的经济活动远远低于疫情前的预测。相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更为明显。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增长前景改善,其消费和投资展现出了韧性;相比之下,欧元区经济活动的预测值则被下调。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展现出的韧性也强于预期。
三股力量正在发挥作用。
支持服务业经济的需求呈强劲增长势头,而服务业已实现近乎完全复苏,但目前需求增速正在放缓。
紧缩的信贷环境对房地产市场、投资和经济活动造成了压力,特别是在那些依赖高比例调整利率按揭贷款和拥有较低储蓄意愿或能力的国家。在一些经济体中,企业破产的数量正在增加,尽管其初始水平相对较低。不同国家目前处于不同阶段的加息周期:发达经济体(除日本外)的加息接近顶峰,而一些较早开始加息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如巴西和智利)已经开始实施宽松政策。
去年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影响了通胀和经济活动。依赖俄罗斯进口能源的经济体经历了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和经济的急剧放缓。能源价格上涨对欧元区核心通胀的推动起到关键作用,这与美国情况不同,美国核心通胀受劳动力市场供需紧张的压力。
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尽管已呈现疲软迹象,但仍保持活跃,失业率处于历史低水平,这有助于促进经济活动。实际工资水平也已上升,尽管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工资-价格螺旋式上升的现象。此外,许多国家的收入分配范围已大大缩小,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灵活的办公和远程工作安排使高收入群体受益更多,减轻了他们面临的工资压力。
评估风险
尽管一些极端风险(如银行业的严重动荡)自4月以来已有所缓和,但总体风险仍偏向下行。
在气候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更加波动。这对于通胀控制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风险。从6月到9月底,由于“欧佩克+”(指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一些非欧佩克成员国)延长了减产的限制期限,石油价格上涨了大约25%,随后又下跌了约11%。粮食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如果俄乌冲突升级,可能对粮食价格产生进一步扰动,对低收入国家会带来更大困难。此外,地缘经济割裂也导致各地区的关键矿物等大宗商品价格差异急剧增大。正如我们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第三章所指出的那样,这可能造成严重的宏观经济风险,包括对气候转型所带来的风险。
此外,尽管基础通胀和整体通胀均出现下降,但仍处于高位,让人担忧。而短期通胀预期已经攀升至明显超过目标的水平,不过目前这种趋势似乎在发生变化。正如《世界经济展望》的第二章所详细阐述的,降低短期通胀预期对于有效抵御通胀至关重要。
此外,不少国家的财政储备已被侵蚀,债务规模高企,融资成本上涨,经济增速减缓,这使得国内需求与可用财政资源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必要重新关注财政风险管理,以应对日益脆弱的危机情况。
根据最新《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尽管货币政策已经收紧,但很多国家的金融环境仍有所放松。这可能导致新兴市场面临风险重新定价的危险,进而引发美元升值、资本外流、借贷成本上升和债务问题加剧。
政策优先事项
在我们的基准情景中,由于各国央行坚持收紧政策立场并努力避免过早宽松货币政策的出现,通胀率将持续走低。一旦通胀下行趋势稳定下来、短期通胀预期减少、通胀开始逐渐接近目标值,应逐步降低政策利率,并继续承诺保持价格的稳定。
为了重建缓冲,财政政策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取消能源补贴,并继续保护脆弱群体,这样可以有助于降低通胀。去年,在疫情期间采取的紧急财政措施被取消后,财政和货币政策曾经一度协调一致,但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程度有所下降。对于美国来说,财政赤字的大幅度上升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因为在通胀周期的当前阶段,财政政策不应该是顺周期的。
我们需要重新关注中期前景。全球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这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的速度将大大减缓,其财政空间将变窄,债务脆弱性和风险敞口将增加,缓解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所带来的长期创伤效应的机会将减少。
在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上升和财政空间缩小的背景下,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非常关键的一项任务。为了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速,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谨慎而有序的结构性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那些强调治理、企业监管和对外部门进行改革的举措。这些“第一代”改革不仅可以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可以提升后续改革(无论是信贷市场改革还是绿色转型改革)的效果。
多国间的合作可以确保国家获得更好的增长效果。各国应该避免实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扭曲国际贸易的政策。此外,各国应该保证关键矿物和农产品在气候转型过程中的流动畅通,从而实现绿色走廊。这种绿色走廊有助于降低波动性并加速绿色转型的进程。
为了实现共同繁荣,所有国家都需要避免地缘经济分割。为此,各国应该努力恢复对基于规则的多边框架的信任,这将提高透明度和政策确定性。建立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网是非常重要的。■
入群即可参加全年至少12场精彩闭门研讨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