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周?微软有望时隔近3年登顶,“美股一哥”之争仍在继续
飘渺九月
发表于 2024-1-9 09:09:30
252
0
0
2010年,苹果首次从微软手中拿下桂冠,此后这两家公司一直在展开激烈争夺。目前双方的市值差距已经缩小至3%左右,寻求摆脱iPhone依赖的苹果正在迎来人工智能“弄潮儿”的重大挑战,也许本周排名就将改写。
苹果连遭利空打击
在去年底刷新历史新高后,苹果股价便开始震荡回落。截至周一收盘,其市值在三周内蒸发近2500亿美元。
市场频频传来利空消息。新年第一周,这家科技巨头就遭遇多份机构利空报告,警告智能手机市场可能面临持续压力。
巴克莱分析师蒂姆·朗(Tim Long)将苹果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我们仍发现iPhone销量疲软,Mac、iPad和可穿戴设备也缺乏反弹。”报告预计,苹果股价将下跌17%。
Piper Sandler分析师库玛尔(Harsh Kumar)将其对苹果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理由是担心估值以及智能手机市场的压力。库马尔表示,他对今年上半年的手机库存感到担忧,同时预测手机销量的增长率已达到峰值。此外,围绕Apple Watch的法律阴云可能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于去年10月底裁定,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9和Apple Watch Ultra 2两款手表侵犯了医疗设备公司Masimo的脉搏血氧仪专利。库马尔指出,苹果远期市盈率已经达到29倍,高于约24倍的五年均值。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苹果已连续四个季度营收同比下降。有迹象表明,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持续。
苹果供应商兼iPhone主要组装商富士康上周报告称,去年四季度总营收为1.85万亿新台币(5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4%。公司将营收下滑归因于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以及云和网络产品的销售疲软或持平。公司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将继续同比下降。
根据statistia的统计,2023年四季度,iPhone营收依然高达48%,服务业务成为了业绩发力点,收入占同期营收近1/4,截至第三季度末,包括Apple Music、Apple TV+、Apple News、iCloud等在内付费订阅量超过8.6亿。服务生态系统的增长所带来的客户粘性成为了这家科技巨头逐渐减少对iPhone依赖的尝试。
在创新产品上,苹果也在进行努力。公司首款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将于1月19日开始预购,起售价为3499美元,存储空间为256GB。可以预见的是,新产品将面临着来自Meta Platforms、三星电子和索尼等厂商同类产品的挑战。
D.a.Davidson分析师卢里亚(Gil Luria)将苹果评级调整为中性。他警告称,该公司在创新事物方面需要“摆脱困境”,“尽管苹果继续引入新的外形因素,特别是在可穿戴设备类别中,但手机和手表的外形因素在过去3-4年中似乎趋于平稳。与此同时,其他竞争对手正在引入更多新的产品(如AI、AR眼镜)。”
踩中风口微软有望迎爆发
iPhone的热潮让苹果在过去十年中市值长时间压制微软,而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未来十年后者再次崛起的“钥匙”。
2014年执掌微软后,首席执行官纳德拉(Satya Nadella)通过基于云服务的业务扩张,同时减少对传统软件研发的依赖,让这家科技巨头走上了新的道路。财报显示,企业研发支出保持稳步增长,继续发力Azure云计算业务。
微软也在人工智能上投入巨大,仅在OpenAI上就投资了130亿美元。这已经成为了去年以来市场的最大风口,多家华尔街机构此前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产生数万亿美元的收入。除了软件开发推进以外,Azure也有望从人工智能热潮中受益。机构研报指出,人工智能或有助于该公司在云计算方面挑战并超越竞争对手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本周三在拉斯维加斯开幕的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可能再次掀起人工智能热潮,从而提振微软的股价。英伟达、英特尔、AMD等芯片巨头将会在展览中推出更多新品,半导体行业也成为了周一美股热门板块。
第一财经记者汇总发现,在比较两家科技巨头时,不少机构认为,微软的业务比苹果的更加多样化,硬件部门比其核心软件和基于云的服务部门小得多。而苹果的增长仍然严重依赖于硬件升级周期,随着每一代设备的出现,硬件升级周期逐渐延长。此外,苹果还比微软更容易受到芯片短缺、供应链中断、关税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
分析师预计,未来两个财年微软营收将以13%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远高于苹果的5%。在此期间,微软的每股收益EPS将以11%的复合年增长率上升,苹果的盈利增速预期仅为7%。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微软“拒绝”比特币!币价短时下跌后重回10万美元
- 研究机构:微软2024年购买英伟达AI芯片数量远超对手
- 就在明天!全球经济、大国博弈、宏观策略,尽在九方智投2025年度投策会
- 就在今天!日产和本田据传将开启合并谈判 或是近四年业内最大整合
- 微软据悉致力于在365 Copilot产品中添加非OpenAI模型
- ChatGPT“拉胯” 微软对OpenAI“祛魅”
- MK、POLO商标之争最近判了 李维斯也提起过数百次诉讼
- 英伟达、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2025年将成为AI代理元年?
- 【美股盘前】三大期指齐跌;安博教育盘前大涨35%;微软“强制”用户使用Copilot;BTIG警告:苹果涨势恐难持续
- 2024年美股盘点: 最大“黑马”年涨幅741%,英伟达四季度遭逆袭,微软垫底“七巨头”,机构警告AI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