첫 페이지 美股新闻 본문
  蔚来两年前发布的半固态电池真要来了?

  今日早晨,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进行了一场“电动车1000公里真实续航挑战”直播,他驾驶着搭载150度电池包的蔚来ET7,从上海出发进行续航实测。
  昨日中午,李斌本人在微博上预告了这一场直播,他表示:“150度电池包,大家久等了!目前,一代与二代平台的所有车型都已经完成了验证和公告,团队也进行了各种测试,续航里程等性能表现超过预期。”
  在李斌上述微博下,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为其“打call”:“兄弟,建议准备好超大杯咖啡,因为这应该是电动汽车有关续航的最长直播。”在今天的直播中,李斌还给何小鹏打了电话,感谢他为自己“打call”,并建议何小鹏也来做一次直播,“我强烈建议你也搞一场直播,挺好玩。”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李斌仍在进行这一场直播,不过他已坐在副驾,由其他人接力驾驶。直播显示,截至中午1点,其已行驶500公里,剩余电量55%,行程综合能耗13.7度/百公里。车内温度23℃,环境温度8℃。
李斌:全球量产电池包中技术最先进

  据了解,蔚来150kWh电池包(150度电池包)于2021年的NIO Day上发布,其采用固液混动电解质,属于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60Wh/kg,超过宁德时代麒麟电池(255Wh/kg)。虽然电池包容量更大,但其和蔚来100kWh、75kWh电池包的体积一致,依然可支持换电。
  在今日早晨6:30分启动的这一场直播中,李斌也一直在向用户透露有关150度电池包更多的信息。李斌表示,蔚来150度电池包是全球量产电池包里面技术最先进的,已经做完了车型的公告和测试,近期开始爬产阶段,不久的将来会交付给用户。
  需要注意的是,低温一直是电动车续航的一大杀手。冬季续航里程缩短、电池充电速度变慢、空调暖风系统耗电量大……当新能源汽车处于低温环境时,电池电量和行驶损耗会加速衰减,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缩水”成了困扰车主们冬季用车的难题。
  本次李斌直播期间的室外温度在10度以下,因此,李斌和其150kWh电池包最终是否能完成1000公里续航挑战仍是未知数。不过,截至中午1点,李斌此次直播已经完成了目标的一半——500公里,显示剩余电量还有55%。李斌也在直播中和何小鹏通话时表示,1000公里应该没太大问题,但今天气温较低,从上海出发时只有-2℃,目前也不到10℃,影响还是比较大。
  事实上,近期第三方机构懂车帝在漠河举办2023年“懂车帝冬测”活动,相关“纯电续航达成率”就受到不少车企的质疑。
  不过,一旦李斌顺利完成这次“电动车1000公里真实续航挑战”,或许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续航大战将再次打响。目前新能源汽车续航普遍在600公里左右,在冬季更是打折严重,一旦新能源汽车能在冬季续航达到1000公里,再配合上各家车企的超充技术,续航或许将不再是制约新能源汽车腾飞的关键因素。
  李斌在直播中还建议,“以后各大车企的CEO都亲自测试一下自家电动车的真实续航,毕竟CEO都能够搞得定,一般普通用户肯定也差不多。”
  同时,李斌在直播中还表示,蔚来的电池策略是“可充可换可升级”,已经交付的车,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电池升级的选择。在未来,用户在有长途需求时可以“按天付费”租用150度电池包,需求结束还可以再换回普通电池包。
  “今天这个测试,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燃油车能去的地方,电动车都能去。这个电池比原计划发布延迟了一些,主要就是因为技术太先进了。后面配合我们可升级的换电服务,可解决少数用户场景需求,缓解(用户续航)担忧。”李斌说。
  事实上,不仅蔚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不少企业都在积极对固态电池进行技术研发。从装车进展来看,据赣锋锂电官方微信公众号,赣锋锂电固态电池2021年小批量装车东风E70;据卫蓝新能源官方微信公众号,卫蓝新能源于2023年6月向蔚来正式交付半固态电池;据SolidPower公司公告,SolidPower于2023年10月向宝马交付了A-1固态动力电池。从汽车企业方面来看,据上汽集团全景网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汽智己将于2024年装载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宝马公司在公司公告中表示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基于SolidPower技术的第一辆原型车,广汽集团在2023年11月广州国际车展上宣布2026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
固态电池产业化序幕拉开

  据了解,面对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等需求,市场迫切需要支持发展高安全性、长寿命和高比能量的化学储能技术,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工作温度范围广的优势在这些需求下尤为突出。
  相比传统锂电池,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从300Wh/kg提升至500Wh/kg,大幅增强续航能力。安全性方面,由于固态电池中的固态电解质弹性模量较高,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提高电池安全性能。此外,固态电池通过采用超离子导体、固液结合、热管理等方式实现宽温区工作。
  在国家鼓励发展固态电池的背景下,各企业纷纷投入研发并布局相关产能。赣锋锂业20GWh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于2022年开工;卫蓝新能源于2022年11月完成了车规级固态动力电芯产业化工程项目厂房建设及产线投建;辉能科技计划在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新建一座电池工厂,预计2026年开始生产。
  而在固态电池的进展上,日本企业同样实力雄厚。丰田汽车作为全球拥有固态电池相关专利最多的车企,拥有超过1000项全固态电池专利。近期,丰田汽车预测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将推迟到2030年以后,原先的预计量产时间为2027年,此变更意味着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开发面临挑战。尽管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丰田依然计划到2030年销售350万辆以上的电动汽车。
  海通国际指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需重视丰田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加速向新能源产业下一阶段迈进。在中国,因为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电池企业目前普遍选择“从液态到半固态再到固态”的渐进式发展路线。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液态电池领域取得领先,但总体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与重视程度上还不够。
  现阶段,部分厂商对固态电池商用化路线保持谨慎的态度,主要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国内主流的电动汽车首先看中的是成本,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较高,目前难以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未来固态电池路线是否能够帮助车场降低实际成本还有待考量。其次,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另外,固态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然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曾指出,全固态电池技术虽然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仍然是值得去追求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短期的,可以看作是面向2030年值得创新的目标,关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综合实力,他强调要对这一技术路线高度重视。
  中银证券则表示,半固态电池将是由液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中间方案,目前已有大量车企宣布了半固态电池的预计搭载时间,2023年或将是半固态电池装车元年,至2025年期间半固态电池产业化浪潮将逐步开启。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Sign Up

本版积分规则

ar慧 新手上路
  • Follow

    0

  • Following

    0

  • Article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