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胀连续19个月高于央行目标! 终结负利率预期持续升温
长安不良帅
发表于 2023-11-24 15:05:03
215
0
0
整体CPI方面,日本继续摆脱持续三十年之久的通缩趋势,10月整体CPI同比增长3.3%,高于9月公布的3%。10月整体CPI环比增长0.9%,高于9月份公布的环比增长0.3%。具体数据显示,天然气和电力价格调整措施对整体通胀的影响从9月份的0.98个百分点降至0.49个百分点。由于入境消费持续复苏,酒店价格也帮助推高了物价,不过加工食品价格的涨幅有所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在计算核心通胀时通常只剔除新鲜食品价格,而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同时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
日本央行现任行长植田和男似乎正面临持续的通胀压力,持续通胀趋势与他此前一再重申的进口价格下降将在短期内冷却通胀的说法相左。但国内力量尚未彻底支撑住通胀水平,因为生活成本上升对消费者支出造成了影响,并超过了工资增长幅度,这是上季度日本经济萎缩的其中一大重要因素。
“消费持续疲弱,我认为企业正踩下刹车,不愿将成本转嫁给食品价格,因担心消费者支出彻底受损,”来自Norinchukin Research Institute的经济学家Takeshi Minami表示。“除非工资进一步上涨,而且日本央行目前还不能轻易地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否则难以出现价格与工资增长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本月早些时候公布了一项价值超过17万亿日元(大约115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部分原因是通货膨胀率导致岸田领导的日本政府支持率降至他担任首相两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这份报告中,岸田文雄将控制能源价格的补贴计划延长至明年4月份,并决定提供退税和现金补贴措施,以支持受价格上涨影响的日本家庭。
“日本10月份的通胀反弹主要集中在水电费和酒店费用上。东京早些时候公布的地区通胀数据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因此最新的通胀数据可能不会影响日本央行近期的政策决议,我们认为日本央行仍将维持鸽派货币立场。”Bloomberg Economics 经济学家Taro Kimura表示。
日本内务省最新通胀数据还显示,不包括新鲜食品和能源在内,上个月日本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约4%,徘徊在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
日元疲软一直是进口成本高企背后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近几个月来日元汇率(美元兑日元)一直保持在33年来的最低点附近。本月,国会反对党议员不断向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施压,要求他承认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并且加剧了通胀对日本家庭的冲击。
虽然衡量企业端价格指数的指标已降至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尚不确定企业需要将多少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目前还不清楚企业是否会为了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而提高产品价格,这对日本央行和日本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进展。
岸田文雄和植田和男都强调了明年日本春季薪资谈判的重要性,多数人将其结果视为日本央行明年能否走向明确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的关键因素。岸田文雄本周曾表示,提高日本国内的薪资水平是他“最重要的任务”。
继今年大幅加薪之后,日本大型雇主们有望在2024年进行新一轮加薪,预计这将有助于提振家庭支出规模,并为日本央行最终退出大规模货币刺激提供迫切需要的条件。日本知名金融机构SMBC Nikko预计,日本央行有可能最早在2024年初期就宣布结束YCC政策和负利率超宽松政策。一项最新的MLIV Pulse更广泛调查显示,315名受访者中的多数人(超过50%)认为,日本央行可能会在2024年上半年结束其负利率政策。
与企业、工会和经济学家有关的初步调查表明,为今年加薪奠定基础的劳动力和成本压力,将持续到明年关键的春季工资谈判。数据显示,日本企业今年的加薪幅度是30多年来最大幅度。今年,日本最大的工会联盟连Rengo要求日本企业加薪“5%左右”,最终结果显示各大企业的平均工资上涨了3.58%。Rengo表示,明年将要求加薪5%甚至更高。
年薪连续上涨还将为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提供取消过去10年极端宽松的负利率货币政策所需的先决条件之一:薪资持续增长。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近期多次强调正密切关注日本的收入趋势,认为这是决定长期实现可持续通胀可能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并且有可能影响日本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