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二年,哪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工资负增长?
Aim_yuan
发表于 2023-11-19 10:15:18
252
0
0
文 |刘建中 陈汐
先说本文的两个结论:
1、扣除通胀因素,在GDP最高的八个发达国家中,美、德、澳工资增长缓慢,日、法、意负增长。
2、如果只考虑食品和住房这两个最重要的支出,更多发达国家的工资购买力下降了。
以下是正文: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以美元计,2022年GDP排名前八的发达国家为美国 (25.5万亿) 、日本 (4.23万亿) 、德国 (4 .07万亿) 、英国 (3.07万亿) 、法国 (2.78万亿) 、加拿大 ( 2.14万亿) 、意大利 (2.01万亿) 、澳大利亚 (1.68万亿) 。下文称其为“八大发达国家”。
2000年以来,如果不考虑通胀,八大发达国家中七个国家的人均工资都显著增长了。比如,代表法国工资平均水平的“工资和收入指数”从2000年12月的90.3增长到2022年12月的116.3,增幅为29%。八大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的人均工资下降了15%。
但是,如果考虑通胀因素,我们将看到另外一番图景。下文以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增幅代表通胀水平。
2000年12月到2022年12月,法国CPI指数从80.5增长为114.2,增幅42%。扣除通胀,二十二年间,法国的真实人均工资减少了13%。下文把扣除通胀之后的工资增长幅度称为“真实工资涨幅”。
图1: 2000年以来法国的CPI指数与工资指数
经测算,2000年以来的二十二年,只有加拿大和英国的真实人均工资增长较快,分别为33%和22%。其余六国:澳大利亚为12%,德国为8%,美国为7%,法国为 -13%,意大利为 -17%,日本为 -22%。
而且,需要注意,除了加拿大和英国,其余六国的人均工资涨幅都远小于人均GDP增幅。
比如,从2000年到2022年,扣除通胀,法国人均GDP增长了18%,但人均工资却下降了13%,这之间的差距高达31%。由此可见,劳动力在社会财富的直接分配中,所占比例在缩减。
人均工资涨幅与人均GDP增幅
表1数据显示,加拿大的人均工资涨幅比人均GDP增幅高10%,英国的工资涨幅比GDP增幅低4%,低的不算多。
除了以上两个国家,其余六国的人均工资涨幅都显著低于人均GDP增幅。这六国中差距最小的是德国,但工资涨幅还是比GDP增幅低了18%。
某国某年的GDP可以理解为,这个国家在这一年新创造的财富总量。劳动者、企业所有者、国家都是这笔财富的分享者。人均工资涨幅低于人均GDP增幅表明,不考虑间接因素,劳动者从总财富中分得的份额下降了。
表1: 2000年到2022年各国人均工资涨幅与人均GDP增幅的差距
2000年以来的二十二年,加拿大和英国的劳动者在社会财富中分得的比例没有显著下降。表2显示,加拿大和英国的真实人均工资涨幅在八个国家中也最高,分别为33%和22%,平均每年上涨1.3%和0.9%。
其余六国涨幅最高的是澳大利亚,涨幅12%,平均每年上涨0.5%;德国涨幅8%,平均每年上涨0.35%;美国涨幅7%,平均每年仅上涨0.3%。法国、意大利、日本负增长。
二十二年间,扣除通胀之后的工资涨幅很低,说明这六个国家靠工资生活的普通劳动者,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表2: 2000年到2022年各国的真实人均工资涨幅
在上文中,我们用CPI来衡量通货膨胀。CPI的确是观察通胀的重要指标,但是CPI并不完全等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是,货币超发引起的货币购买力贬值现象。所以,用“货币购买力”来衡量工资的真实增长情况,更切合实际。
如果用“货币购买力”衡量,我们会发现,除了日本、法国、意大利,还有更多发达国家的真实人均工资是下降的。比如,用食品、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来衡量美国的情况,2000年-2022年美国人均工资的购买力是下降的。
美国人均工资的真实购买力变化
美国家庭和中国家庭一样,食品和买房是最重要的两种支出,也是最影响幸福感的两种支出。食品是每日必需,而买房是一笔巨额支出。
下面看看美国人均工资在食品和住房方面的真实购买力变化。
首先,看工资的食品购买力变化。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食品中占比最大的四类如下:
谷物与烘焙制品(下称谷物)
肉禽鱼蛋
水果蔬菜
无酒精饮料
这四类中前两类占比更高,而且对于低收入家庭,这两者的重要性也更高。 这容易理解: 对于生活拮据的人,可以不喝饮料,不吃水果,但饭和肉却是必需的。
图2显示了四类产品的价格变化与人均工资变化的关系。
图2: 2000年-2022年美国四类产品的价格指数与人均工资指数
在图2中,虽然水果蔬菜、饮料的涨幅都小于工资增幅,但谷物、肉禽鱼蛋的涨幅都高于工资涨幅。因为谷物、肉禽鱼蛋的占比更大、权重更高,所以这四类食品加总之后,工资的购买力是下降的。
而且,因为谷物、肉禽鱼蛋对于低收入家庭更为重要,所以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工资在食品方面的购买力下降的更多。
再来比较一下美国的工资涨幅与房价增幅。
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督办公室 (OFHEO) 会公布全美房屋价格指数,我们把这个指数和人均工资指数放在了图3中。不难看出,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房价快速下跌阶段,其他时间内,美国房价涨幅都高于工资涨幅。
图3: 2000年-2022年美国住房价格指数与工资指数
有读者可能会说,美国有些州的工资增长很快,这些州的工资可能大幅跑赢通胀。但是,收入高的地方物价也高,物价涨幅往往也较高。
比如,2000年-2022年纽约州工资涨幅高达96%,远高于美国全国的78%。但是,纽约州的房价涨了180%,也远高于全国的157%。
图4:2000年-2022年纽约州工资指数和房价指数
最后,我们想说,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幸福程度。工资是普通人最重要的收入,国家不可只顾及提升GDP,而忽略了提升工资,否则就是舍本逐末。
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编辑:刘建中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