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抵御中国电池巨头之战可能为时已晚
可是我已不在
发表于 2023-11-10 10:03:38
290
0
0
中国企业还着眼于在欧洲以及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国大举扩建新工厂,以此规避当前和未来的进口限制,就像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在美国所做的那样。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的数据,2023年前九个月,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37%。不过,出口也大幅增长: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国。
这进而提振了中国电池行业的发展。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简称:宁德时代)和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已经成为全球前两大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
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中国电池制造商仍然落后于韩国竞争对手,韩国电池制造前三强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但如果宁德时代继续保持像今年那样的增长势头,这种情况可能会迅速改变。
Svolt中国总部的整车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
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韩国排名第一的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 2023年前八个月在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60%。然而,宁德时代的海外销售增长了一倍多,其在中国以外市场的份额目前与LG新能源并驾齐驱,均为28%左右。韩国排名第二的电池制造商SK On的相关销售增幅仅为16%。
与此同时,根据汇丰(HSBC)的数据,今年宁德时代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升至24%,2020年为10%。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的汽车安装了宁德时代的电池。不过这家电池制造商也为欧洲汽车制造商供货,如Stellantis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
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海外销售对中国电池制造商来说可能变得更加重要。高盛(Goldman Sachs)认为,中国电池企业在海外的利润率要高得多。例如,该行预计,到2025年,大众汽车(Volkswagen)的中国供应商国轩高科(Gotion)约70%的利润将来自出口或海外生产。该公司在德国的工厂已于今年投产,并且正在伊利诺伊州建造一座耗资20亿美元的电池厂。
地缘政治是这种情况面临的一大风险。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规定,享受补贴的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必需有一定比例在美国或自由贸易伙伴国生产。欧盟(European Union)已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并设定了到2030年40%的清洁技术实现国产化的目标。
但中国的电池行业已经在试图绕过这些限制。高盛表示,中国企业已宣布的在电池和材料领域的海外投资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相当于270亿美元)。其中80%以上的投资在欧洲。
匈牙利尤其是一个热门目的地。宁德时代计划斥资约合77亿美元在匈牙利建厂,一旦建成,将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电池工厂。匈牙利是欧盟成员国中对中国比较友好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
与欧盟和美国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摩洛哥是另一个有望受益的国家。国轩高科已与摩洛哥政府签署一项协议,将研究在该国建立一家电池工厂,最终计划投资额达64亿美元。中国矿业公司华友钴业(Huayou)将在摩洛哥与韩国LG化学(LG Chem)合作建设提炼锂和生产正极材料的工厂。
中国在海外的电池竞赛不会是一片坦途,但中国的电池龙头企业已准备好绕过征途上的障碍。对于美国,尤其是欧洲来说,这可谓有利也有弊。从长远看,中国的电池技术可能会渗入欧洲供应商中,帮助建立当地的生态系统,就像特斯拉(Tesla)和苹果公司(Apple)曾分别助力中国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行业升级一样。
但短期来看,这可能意味着美国或欧洲对标宁德时代的企业难成气候。
锂是制造电池的关键金属,在世界从化石能源向绿色能源过渡中,它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在锂加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正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冒险大举投资,欲确保锂矿资源。现在,美国试图发展自己的锂产业链,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其胜算几何?封面图片制作:Jamie Leventhal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
- 中国贸促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处高位电子行业居首
- 汽车林肯中国回应“林肯并入福特中国”传闻 蔚来乐道L60交付破2万辆
- 自動車リンカーン中国が「リンカーンをフォード中国に併合」と回答ウルレドL 60が2万台を突破
- 亿航智能联手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布局低空产业生态
- 百胜中国回购4.9万股股份 交易金额240万美元
- 美股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9%
- 米株人気の中概株の多くが下落ナスダック中国金龍指数は1.9%下落
- Cybertruck明天引入国内?特斯拉中国辟谣 但官网已上新
- 特斯拉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电动汽车
- 瑞幸 “9.9”之变:不能输的涅槃之战 吹响重返纳斯达克的进军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