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材/渤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遭欧盟拒批,礼来多奈单抗或受影响
我爱霍启刚掖
发表于 2024-7-29 18:53:29
201
0
0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认为,尽管仑卡奈单抗可能延缓认知能力下降,但其带来的益处并不足以弥补潜在的严重副作用风险,尤其是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的频繁发生,这涉及大脑的肿胀和可能的出血。
国内尚未检测到相关副作用
仑卡奈单抗是20年来全球首个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完全批准的AD新药,属于抗β样淀粉蛋白(Aβ)药物,通过清除大脑中的有毒Aβ蛋白,逆转AD的病理进展,延缓临床进程。2024年1月9日,仑卡奈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目前全球共有4个国家批准该药上市。
不过,该药物在美国获批以来,也一直在接受审查。美国FDA要求警告该药物的使用与大脑疾病相关的副作用。
今年6月26日,仑卡奈单抗在国内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郁金泰开出“首方”。首批6名在华山医院确诊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的患者将接受周期为18个月的治疗,每个月输注两次仑卡奈单抗。郁金泰对媒体表示,在已经用药的几十例患者中,尚未监测到相关的脑肿胀副作用。
目前临床所用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都是对症治疗,改善患者失眠、抑郁等症状。而仑卡奈单抗在机制上直接针对病因,也就是可以清除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根据Ⅲ期临床数据,使用该药物平均可以延缓疾病进展3到5年。不过,专家提醒,使用该药必须经PET-CT 、脑脊液穿刺检测等检查确诊的确是“阿尔茨海默病”,并且必须是在早期,且无脑内出血等禁忌症。
欧盟监管机构认为,仑卡奈单抗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是试验中用于衡量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等功能的18分量表显示,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之间绝对差异很小;其二是临床试验中出现了脑肿胀和脑出血的病例,导致一些患者住院;其三是拥有两个APOE4基因副本的人患脑肿胀和出血的风险较高,APOE4基因也与罹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较高有关。
卫材和渤健表示,他们将寻求重新审查该建议,但没有透露将向监管机构提供哪些信息。
礼来多奈单抗进入欧洲或受影响
目前,已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非常有限。1993年-2003年仅获批5款AD药物(不包含美金刚/多奈哌齐复方制剂),分别为他克林(已退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盐酸美金刚,且只能改善临床症状。全球药企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相继投入数千亿美元研发,绝大部分以失败告终,不乏礼来、武田制药、默沙东、辉瑞、罗氏等知名跨国药企布局的项目。
美国药物生产与研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累计在AD上的研发投入超过6000亿美元,失败的临床药物超过300种,失败率高达99.6%。
7月3日,礼来的阿尔茨海默药物多奈单抗(Kisunla)获得美国FDA批准,而Aβ单抗Kisunla,被业内认为将成为仑卡奈单抗的强劲对手。
Kisunla在美国的获批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监管机构曾担忧该药物出现的严重副作用,包括脑部肿胀和出血。礼来最早于2021年10月向FDA递交了Kisunla的上市申请,寻求加速批准,但在2023年1月被FDA以样本量不足为由拒绝。2023年第二季度,礼来再次向美国FDA提交了Kisunla的新药上市申请。国内方面,2023年1月,Kisunla也已被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拟纳入突破性疗法。2023年10月,礼来递交了Kisunla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并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临床数据表明,多奈单抗治疗组中有24%的患者出现大脑肿胀,此外,有31%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患者出现大脑出血,这些副作用已造成三名接受治疗的患者死亡。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该症状的发生率约为14%。欧盟的最新决定也可能影响礼来的这款药物进入欧洲的前景。该药物目前仍在接受欧洲监管机构的审查。
中国AD药物研发数量居全球第二
GlobalData预测,在新疗法的推动下,AD药物治疗市场将以20%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到2030年,8个主要国家的市场规模预计合计137亿美元。除卫材、礼来外,该领域还吸引着罗氏、辉瑞、葛兰素史克、诺华、赛诺菲、阿斯利康、强生、灵北制药、艾伯维、默克等知名跨国药企布局。
智慧芽全球新药数据库显示,AD新药研发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全球共有857个药物在开发阿尔茨海默病适应症,但超半数还处于临床前阶段。进入Ⅰ-Ⅲ期临床试验的共有259个,其中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仅有33个。
从国家/地区来看,中国针对AD适应症药物研发的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抗Aβ、神经调控、干细胞和中医药疗法是中国近几年来的主要探索方向。
2019年,中国附条件获批绿谷制药的甘露特钠(商品名:九期一)上市,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全球AD新药主流研发机制不同,甘露特钠聚焦于脑肠轴机制。
在主流的Aβ靶点AD药物研发上,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国内仅有恒瑞医药以及康诺亚布局的Aβ单抗进入临床阶段。其中,恒瑞医药的SHR-1707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预计明年4月完成主要指标。恒瑞医药4月30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显示,SHR-1707在澳洲的临床试验正在顺利进行。康诺亚的CM383刚于本月初完成Ⅰ期临床的首例受试者入组工作。
新京报记者查询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看到,其他靶点和机制上,魁特迪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注射用QD202正在开发轻中度AD适应症。该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强溶酶体功能,进而达到治疗AD的效果。魁特迪生物官方披露信息显示,QD202片已在临床前试验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于2023年11月获批临床试验。今年3月14日魁特迪生物宣布启动Ⅰ期临床试验。卓凯生物的50561片是全球首个从遗忘角度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正在进行IIa期临床研究。
中成药方面,北京恒清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芪醒脑颗粒、天士力的养血清脑丸也在针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开展Ⅱ期临床研究。据天士力5月21日回复投资者,养血清脑丸增加AD适应症,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入组中。康弘药业全资子公司济生堂药业的重要创新药五加益智颗粒,也在开发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脾肾两虚证)适应症,已进入Ⅱb期临床试验。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