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降息,加元降息,全球降息潮开启!美联储陷入死局?
海田1
发表于 2024-6-11 10:39:11
212
0
0
欧洲央行近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自2019年来首次降息。
而就在欧洲降息的前一天,加拿大央行也已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75%。
一直以来,大部分国家的货币政策都跟着美元的节奏走,尤其欧洲,基本是直接照抄美国的试卷。
美联储加息,欧洲跟着加,美联储降息,欧洲也跟着降,队形保持一致。
但这次,形势变得不一样了:
欧洲“倒反天罡”,竟先美国一步开启了降息周期。
目前市场上普遍预测,美联储最早开启降息的时间是9月份,而如今全球降息潮已经开启,美联储还能硬撑多久?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全球降息潮开启
本轮全球货币周期中,首个转向的是加拿大。
6月5日,加拿大央行表示,4月份通胀率已回落至2.7%,核心通胀率也已放缓,过去3个月内指标持续下降,再加上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最终决定,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而且与此同时,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还明确表示:
如果通胀继续缓解,加拿大将进一步降息。
换句话说,加拿大这次是决心已定,正式迈入了降息周期。
紧接着,刚过了一天,更重磅的消息来了:
欧洲央行宣布,也跟着降息25个基点,5年来首次降息。
不过,相较于美联储的举棋不定,市场对于欧洲央行降息,其实本身已有一定的预期。
早在上个月的时候,欧洲央行一众官员就已经统一口径,开始集体对外吹风,表示支持6月降息。
比如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芬兰央行行长雷恩就表态:
“欧元区通胀正在持续下降,6月放松货币政策立场并开始降息的时机已成熟。”
如今靴子落地,欧洲央行终究与美国大哥分道扬镳,走出了一条独立货币政策的道路。
而这也标志着,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已开启,降息潮,来了。
欧洲与美国分道扬镳,闹掰了?
这里首先要说一个基本的逻辑:
经济过热,应该加息,经济衰退,应该降息。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国对着俄罗斯疯狂制裁,欧洲也是不甘人后,和美国老大对着俄罗斯联手夹击。
结果万万没想到,最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失去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后,欧洲出现能源危机,上演了一场“工业大倒退”,一大堆企业忙着跑到国外建厂,老美趁机还揽了一波生意。
经此一役,欧洲经济受到迎头痛击,几乎彻底崩了。
以最具代表性的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为例,去年一共有17万家公司关停,1.1万家制造企业倒闭,创下近20年来新高。
以至于德国《世界报》报道,德国正在经历无声的工业消亡。
也正是因此,去年经济衰退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德国上空,虽然今年有所好转,但却主要归功于服务业。
一个以制造业闻名全球的国家,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还需要靠服务业拉动,德国经济都这个鬼样子,欧洲经济自然不必多说。
当然了,从通胀上来看,欧洲将通胀控制在2%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通胀前景明显改善,也为欧洲央行提供了降息的空间。
所以一边是拉胯的经济,另一边是通胀逐渐得到控制,欧盟终于还是选择了与美国相反的货币政策,开始降息。
美联储还能硬撑多久?
其实不光是欧洲,现在美国面临的情况也不乐观,亟需通过降息缓解。
一方面,消费者债务违约问题愈发严重,美国普通人的最后一点油水也被榨干了。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消费者违约率大幅上升,截至3月底,有3.2%的未偿债务处于拖欠状态。
除此之外,美国家庭债务总额也在今年一季度上升至17.7万亿美元,再次刷新纪录。
疫情期间,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大肆放水,以此来刺激经济,但如今几年时间过去,美国老百姓不仅花光了政府发的钱,还欠下一屁股债。
而这意味着,美国经济正面临消费增长放缓的挑战,如果开启降息周期,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减轻居民还款压力。
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国债已经接近35万亿美元,且飙升速度并没有丝毫放缓。
美国财政赤字连年走高,本就捉襟见肘的情况下,高利率导致偿息压力不断加大,致使美国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如果美联储开始降息,财政问题也将得到缓解。
不过,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美联储最恐惧的通胀仍然维持在高位,一旦开始降息,通胀很可能卷土重来,到时候爆发滞胀危机,同样是一场灾难。
尤其今年还是美国的大选年,关键时刻所有的决策都会围绕大选进行,而如果通胀重燃,很快就会使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最终导致选票锐减。
所以目前来看,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美联储也很难做出这样的抉择,最终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加拿大、欧洲开始降息,主要是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必须做出的无奈之举。
至于美联储究竟能撑多久,面临这种两难困境,或许怎么选都是错误的答案。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