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抛售终于暂歇!高盛担心近来债市风暴或成为美股绊脚石
海田1
发表于 2024-5-31 10:20:22
254
0
0
行情数据显示,从2年期至30年期的美债收益率周四均创下了两周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截止纽约时段尾盘,美债收益率全线收跌,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4.8个基点报4.933%,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6.9个基点报4.5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6.8个基点报4.549%,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5.8个基点报4.678%。
周三,多个期限的美债收益率一度触及四周高位,因本周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国债债标售弱于预期,引发了市场对大量债务供应正在影响投资者需求的担忧。
但在周四最新的经济数据公布前后,这波债市抛售行情有所缓解。分析师称,过去几个交易日收益率的上涨幅度可能已经过度。
美国经济分析局周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美国GDP折合成年率增长1.3%,低于1.6%的初值。作为美国经济主要引擎的个人支出增长2.0%,初值为增长2.5%。在物价领域,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第一季度折合成年率增长3.3%,略低于初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价格指数增长3.6%,初值为增长3.7%。
这些数据突显出在2023年连续意外增长后,2024年伊始美国经济动能的消退。高利率、疫情期积累的储蓄减少,以及收入增长放缓是影响美国家庭和企业的一些关键因素。
CreditSights高级投资级策略师Zachary Griffiths表示,“GDP的修正值数据在个人消费支出方面略微令人鼓舞:数据小幅下修,而人们此前并未预期会更加疲软。这将帮助美联储评估通胀受控情况。我认为,市场已经为大涨做好了准备。”
当天公布的另外几项数据也表明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数据显示,4月美国成屋签约销售创下三年来最大降幅,整体购房活动水平也处于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截至5月25日的一周里,初请失业金的人数则增加3000人,经季节性调整后为21.9万人,高于市场预期。
在GDP、初请失业金和楼市数据公布后,业内人士对美联储年内降息幅度的预期略有升温。交易员最新定价预计美联储年内将降息35个基点,这一数字略高于前一日的31个基点。
高盛担心近来债市抛售可能给美股“挖坑”!
整体来看,尽管隔夜美债收益率普遍出现了明显回落,但一些业内人士在眼下依然颇为谨慎。本周早些时候2年期美债收益率曾一度重返了5%关口上方,这令不少华尔街再度对美股的前景捏了一把汗。周四,美国三大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全线下跌,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是跌逾了1%。
高盛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周四就表示,由于债券收益率上升的同时美股估值也已抬高,今年股市的强劲涨势可能会消退。
Oppenheimer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债收益率正在上升,这限制了当前股市的上行空间,剔除科技巨头的美国企业利润成长也很温和。 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股市将基本陷入于横盘整理状态。”
这位今年曾表示美国以外的股市更具吸引力的策略师认为,美股和美国国债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因为收益率目前已处于了“可能会拖累所有资产类别”的水平。在回答收益率上升是否对股市构成惩罚性时,Oppenheimer表示,这是绝对正确的。
Oppenheimer指出,美债收益率上涨得越快,对股市的影响就越大。考虑到股票的估值,这将成为一个市场减速带。他重申,投资者应寻求分散地域和行业风险。 多元化是投资者在较为平缓的市场环境中拥有的机会。
展望日内,美联储最为青睐的通胀指标——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即将于今晚出炉,值得投资者密切留意。该数据可能会就美联储今年晚些时候如何降息提供更多线索。
Moneycorp北美结构产品主管Eugene Epstein表示,这一数据可能比周四的GDP修正值数据更能推动市场走势。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