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创新造车企业IPO最快记录,上市首日股价涨33.62%
可是我已不在
发表于 2024-5-11 11:49:47
283
0
0
37个月,极氪刷新了新能源汽车品牌从发布到IPO的最快纪录。
美东时间5月10日,极氪成功在纽交所敲钟上市,并以“ZK”为股票代码正式挂牌交易。极氪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累计发行21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募资约4.41亿美元。在首个交易日,极氪股价上涨33.62%,报收每股28.06美元,市值为68.5亿美元。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新造车企业IPO,终于被极氪再次“点燃”。
成立3年多的极氪,一举成为至今上市最快的新造车企业,也是首家成功IPO的“创二代”车企。
有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极氪之所以能够成功上市主要有三重原因:首先,得益于投资者对公司本身的素质的认可,吉利丰富的造车经验和管理经验,让极氪的前景更被看好;其次,极氪推动IPO的目的,是基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决定;此外,估值上的让步,也提升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事实上,极氪在此时完成IPO并不容易,它向资本市场讲述的故事,与此前的“蔚小理”并不相同。
“极氪的故事,是比较独特的。”上述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近年来投资者对于电动车领域充满投资热情,但在“价格战”及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景下,极氪丰富的造车经验,能够让其拥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
“不同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极氪将吉利控股集团的造车底蕴与全球资源,赋能于全新的独立品牌,这就是极氪为全球新能源转型开辟的第三赛道,也是极氪在全球资本市场所凸显的长期价值。”极氪CEO安聪慧表示。
IPO之路
从成立到上市,极氪仅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
要知道,这条路特斯拉走了7年,同为中概股“前辈”的蔚来、理想和小鹏都分别用了4年、5年和6年时间。
事实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极氪IPO的期待,早在筹划成立极氪之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2021年2月,吉利官宣实施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李书福提出要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同年3月,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书福亲自挂帅出任极氪公司董事长,安聪慧出任极氪公司CEO。
极氪背靠吉利的技术实力叠加新能源市场的火热为极氪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产业资本,作为承担带领吉利电动化转型的重任的极氪,李书福对极氪IPO予以厚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吉利的重要品牌,参与智能与电动汽车时代的竞争。
2021年8月,极氪获得5亿美元pre-A轮融资,引入战略股东英特尔、宁德时代、鸿商集团、博裕投资、bilibili,彼时估值约90亿美元。
2022年底,极氪已经在筹备赴美上市IPO事宜。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12月7日,极氪汽车已按保密基准向美国SEC递交可能进行首次公开发售的注册声明草拟本,计划融资逾10亿美元。但从结果来看,这次秘而不宣的递交也让极氪IPO进程再度搁置。
次年2月13日,极氪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据极氪方面介绍,本轮融资完成后,极氪的估值约为130亿美元。
在通过证监会的上市备案后,极氪再次冲击IPO。2023年11月9日,极氪向美国SEC递交初步招股书,信息显示极氪拟发行不超过9.26亿股普通股。业内人士称,或许由于当时市场情绪疲弱,极氪IPO之路不得不又一次按下“暂停键”。
在敲钟前夕,当地时间2024年5月3日,极氪向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更新后的红鲱鱼版招股书,预计估值为51.3亿美元,仅为A轮估值的41.8%。
极氪上市似乎没赶上“好时候”。在此之前,小鹏汽车在IPO前估值约为86.13亿美元,上市后发行估值为114.2亿美元,红鲱鱼也给了理想约80亿美元的中期估值,但其IPO当天调高估值到115亿美元。
不同于前两年资本市场对造车的热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极氪估值的下滑是市场对造车的前景回归理性判断的表现。
尽管如此,多家投资者还是对极氪上市表示关注,宁德时代、Mobileye等投资者和股东也表示有兴趣参与认购。
极氪的底气
作为首家赴美上市的“创二代”,极氪自身的销量和业绩是成功敲钟的通行证。
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4月,极氪累计交付49148辆新车,同比增长超110%。2023年,极氪汽车累计交付118685辆,同比增长65%。
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极氪推出了极氪001、极氪009、极氪X、极氪007四款车型,在细分市场均取得不错的成绩。极氪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极氪001在交付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累计销量超过16万台。
整车销量的增长带来业绩上的走高。据极氪递交的红鲱鱼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极氪总营业收入分别为65亿元、319亿元、517亿元,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62%。但极氪2021年至2023年净亏损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
依托集团的规模效应,极氪的整车毛利率节节攀升。从毛利率水平来看,极氪2023年整车毛利率为15%,仅次于同期特斯拉的18.2%和理想的21.5%,高于同期蔚来的9.5%和小鹏的-1.6%。在毛利率增幅方面,据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极氪2021年毛利率为1.8%,2022年为4.7%,连续保持增长势头。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底,极氪累计研发投入近170亿元。其中,2021年、2022年、2023年极氪研发投入分别为31.60亿元、54.46亿元、83.69亿元,研发投入持续上升。
背靠吉利这座大山,极氪的上市之路也多了沉淀已久的技术底气。
“今天我们看到的极氪产品,并不是单纯由极氪团队在三年时间打造出来的,而建立在吉利30多年在造车领域长期的积累和投入,靠体系力走到今天。”极氪CEO安聪慧此前在极氪009光辉发布会上表示。
“创二代”出身的极氪让它直接继承了吉利多年在造车工艺、整车平台、三电等领域的积累。依托吉利集团在三电技术和电池产业的沉淀,2023年12月,极氪发布了从电芯到电池包都由极氪全栈自研的金砖电池,试图打造极氪未来发展的新的技术护城河。
安聪慧称:“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核心技术的掌握,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要领先,同时成本要低,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今年力图扭亏为盈
极氪本次纽交所敲钟,意在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自我“造血”以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完成企业的健康运营。
据招股书披露,极氪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三个方面:其中约45%用于开发更先进的纯电动汽车技术以及扩大产品组合;约45%用于销售和营销以及扩展企业的服务和充电网络;约10%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营运资金需求等。
“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2024年极氪将力争实现扭亏为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目标。”吉利汽车集团副CFO戴永表示。按照计划,本年度极氪将实现销量目标23万辆,新增三款车型进入更多细分市场,并拓展海外市场。
上市后,极氪正式成为吉利系第九家上市公司,对于吉利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此前,吉利的资本市场版图已有包括吉利汽车、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股份、路特斯、极星汽车、亿咖通科技和沃尔沃汽车在内的八家上市公司。此外,曹操出行也在IPO的路上,极有可能成为“大吉利”下的第十家上市公司。
不同于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拥有的极星汽车,极氪也成为首家吉利自主孵化上市的高端电动汽车企业,肩负着带领吉利完成高端化布局的任务。
“极氪 IPO是吉利控股整体战略规划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IPO增加企业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升子业务集团经营核算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提高运行效率,以负责任的态度,更好地同用户、行业,监管机构、投资机构沟通,推动企业全球合规治理。”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表示。
此次赴美上市,也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吉利加速布局出海的信号。2023年6月,极氪正式宣布进军欧洲市场。2023年12月,首台欧版极氪001在荷兰成功交付。极氪在纽交所敲钟也将扩大极氪及吉利品牌的海外声量。
据吉利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受益于技术出海,吉利汽车部分海外业务开始赚钱。财报显示,2023年,吉利和雷诺的合资公司雷诺韩国净利润5亿元,吉利获得投资收益1.69亿元和股息收益1.8亿元;宝腾汽车2023年5月到12月净利润为2.9亿元,吉利汽车按股比确认投资收益1.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创二代”作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时代转型的重要方式,此次吉利分拆极氪的上市为创二代的同行们加速布局资本市场打了个样。今年3月,在2024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媒体沟通会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曾表示,广汽埃安的IPO进程也正等待市场回暖。
不过,在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的背景下,创二代们的故事如何讲已经不能成为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噱头,业内人士认为,实际的产品与技术才对产业资本更有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在扭亏为盈的年度目标下,抓紧提升极氪的盈利能力,迈过亏损红线仍是极氪当下挨过市场考验的关键一环。
CandyLake.com is an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
Disclaimer: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only,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position of CandyLake.com,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dvice, please treat with caution.